纸上旅行《从大都到上都》

最近读了这本历史学家罗新先生的书,2023 年一月份出版的《从大都到上都: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》(第二版)。

罗先生这本书是他和同伴从北京(元大都)到上都(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)徒步十五天,大约四百五十公里的旅途记录。他们的经历当然不是悠闲度假,但也比古代筚路蓝缕的跋涉多了些工业社会的便利,时常是早晨起床走半天,中午带点干粮在路上充饥,下午走到当天的目的地,在旅店休整;时不时还会因为旅馆稀少,走完当天的路程打出租车去别处投宿,第二天再打车从原来的点继续出发。甚至头两天罗先生晚上会直接回北京的家休息,第二天再坐地铁或者打车出发。

不过他接近六十岁的年纪,似乎先前也不多有徒步经验,每天背着行李步行二三十公里的走在路上,和疲惫、炎热、水泡作战,又还要每天的用笔记做记录。还是让我生出敬意。

What (is the book about)

还没有翻到目录,书前就彩图印着元代两都的交通图,书里提到的地点也时常拿来与古代地名和历史掌故相钩连;但又和我的期待不同,书中并没有太具学术性的考究元代的辇路具体如何弯折,如何与现实的山川道路相同或相异,甚至里面提到的历史往事也不限于蒙元的一百年,收入的材料、故事并不受某一个特定主题和历史时期的限制,而只需和步行途中的所见所想有所牵连。

后来知道,罗先生在学院的研究方向是魏晋南北朝史和古代民族史,但看其文字见识,肯定不是具体的某个细分领域所能概括的了。

这样的包罗万象,再配上罗先生流畅生动的文笔,确实让阅读的过程成为一场不断遇到意外收获的旅程。

How (it relates to me)

这本第一人称的旅行笔记,读起来很容易让人觉得亲近,尤其是他引用其他的书籍、讲述古今故事时,就好像赶上学识甚佳的新朋友兴致正高,愿意向你侃侃分享他的经历。因此极具魅力。但如果真要问,我喜欢其中的什么,我的收获是什么呢?这样必然引向一个高度私人化的回答。

对于我而言,首先是回忆其读这本书时自己纸上旅行的愉快经历,一两个月的很多个夜晚,不论白天发生了什么,都可以在家里的床上,靠着靠枕阅读作者今天走了哪些路,看到哪里的物候风景,又想到了意大利车队 1907 年在八达岭长城参加越野比赛的感叹,或者是和当地的住民有怎样的接触和交流,本身就如同一段在路上真实走过的旅程一样难忘。

其次可能是对华北-内蒙长城内外积累了具体的见闻,比如过了燕山-居庸关视野和气象就和北京迥然不同,而人事方面,仅仅离开北京几十公里,都市就全然抛在脑后了,旧日的县城、村庄、林场、筹划中的度假山庄,一切属于过去和现在时代的定居点和那里的人们,都让我这个见闻绝大部分囿于城市的年轻人贪婪的注视着。

作者说他最大的收获是关于从旅游者向旅行者的蜕变,他希望着能打破学院和“真实”中国的界沟,能以一个背负行囊、汗流浃背的姿态短暂融入经过的地方,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游览者、闯入者。而这种认知和愿景肯定也潜移默化的植入了我的认知里。正如在读而还没读完的杨潇那本《重走》一样,这本书给我种下了一颗行走的种子。

既然我喜欢散步和漫游了,那么这样的徒步和行走呢?肯定不赖吧。

附录

书中一些想继续看看的线索:

  • 往复 BBS,《频婆果考》张帆
  • 更多在旅途中的书籍:
    • Travels with Charley, in Search of America by John Steinbeck
    • The Places in Between by Rory Stewart ,中译名《寻路阿富汗》
    • 比尔·布莱森《林中行纪》不断步行时会放下景物的感知,而进入行动中的禅
    • 《沙漠驼影》 Robyn Davidson
  • 《中国伊朗编》到底写的什么?
  • 作者在《上海书评》上发的《走向金莲川》
  • Paul Salopek 的走出伊甸园项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