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rk mode switch icon Light mode switch icon

读汪民安《论爱欲》

爱与欲望的观念史

南京大学出版社|2022年7月

相遇记

最早和这本书邂逅,大约是 22 年底在苏州的诚品书店。当时它摆在新书架上,小巧的开本和深色的封面不算显眼、但也不至于从我的目光逃逸。书名包含的关键词爱欲,与亲密关系、爱情比起来,似乎更带一些思辨的意味,但又不能不牵涉性、身体和欲望。作者汪民安虽然不是老朋友,但也曾在书店翻过他的标题奇异的另一本书《论家用电器》;查查其人,发现是清华大学中文系的教师,而作品却几乎都是关于哲学,尤其尼采、福柯、德勒兹等当代哲学的,令我有些好奇。

年底从图书馆借回这本书,在新冠高峰来临前读完了书的大部分内容,年后觉得很有收获,开始整理自己的所得,但也一直拖沓到现在,才想着整理出来。

关于“爱欲”一词

我在写笔记的时候,把这本书的英文翻作 eroticism - 维基百科解释为

A quality that causes sexual feelings, as well as a philosophical contemplation concerning the aesthetics of sexual desire, sensuality, and romantic love.

我觉得这个描述是能与中文原词参照解释的。

所感

只谈阅读体验,这本书让我联想起 De Botton。后者的书以哲学视角切入大家关心的话题,援引 经典,但呈现起来却通俗流畅,因而作品颇畅销,甚至近年还有 Youtube Channel: School Of Life。而这本书也是类似:谈哲学,但写作却读起来像散文。作者看起来也无益将其作为哲学著作发布,因为书中更多的是观念的梳理和对话,换言之,是一部关于爱欲的观念史。

也正因此,这本书和近来读的严谨、晦涩的康德哲学传统很不一样。

所思

关于爱和欲望,从流行文化里我们见到的东西太多。而这里,作者带给我们一些更具历史视野的视角。书里的不同章节,顾及到爱的不同侧面。尤其是近现代,对主体、事件这些概念做了重新阐释后,释放了爱里面的突破性的、人性的力量。

书里提到的人、事洋洋洒洒(批评者或可指为掉书袋),即使是按图索骥,以这些为起点探索,都让我觉得很有意思。

这本书已经是对观念的浓缩(作者的评判相对克制,但也并非不能察觉),因此,我并不准备对全书做精炼的概括,而更想记录一些我阅读瞬间有启发和共鸣的观点。下面几条是我 highlight 的若干观念,它们的前后背景可以在后附的笔记里读到:

笔记:按章节划分

Chapter 1 … 3

探索书中提到的名字和概念、观点

Chapter 4 爱的几何学和地理学:以斯宾诺莎和德勒兹为中心

评: 相对于正襟危坐的谈论爱,薄伽丘引入肉体和性,以及斯宾诺莎-德勒兹强调独特性和流动性,都更容易让我感到情切和共鸣。

从自己的体验上说,爱首先是亲密的、私人的,自己不愿意把它视作一个需要被教导、需要被评判好坏的关系; 其次,自己更愿意相信所处的关系是开创性的、独一无二的,而不是预先被定义的,更不是某个教条或者某个普世模版的简单套用; 而存在主义那种强调可能性与能动性(我的粗浅理解)也尤其会给我一种 empowered 的感受。

Chapter 5 承认

这一章的思想者们关注爱欲中的主体

黑格尔:主体在爱中彼此承认,而这打破了人与人间为了得到对方承认永无休止的斗争的循环。爱是最强烈,也最彻底的承认。

拉康:爱是为了自爱。我爱你是为了听到你说爱我的回应。

列维纳斯:引入抚爱这一概念,爱是反复而耐心地轻触和探索,是对于对方的至高尊重,是把自己交给对方,让对方居于主导

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

- J.D. Salinger, The Heart of a Broken Story

叔本华:爱包括自爱的部分与博爱的部分,爱的核心是在承受痛苦的世界里对人以同情,从而给予人世以慰藉

Chapter 6 事件

弗洛姆《爱的艺术》:用爱达到人与人间的结合。这种爱是积极的、给予性的力量,使得双方能互相激发,持续成长和成熟。爱是克服人类先天所处的孤独状态的方法。

阿里斯托芬:提供了一个著名的关于爱的描述。人最开始都是圆形的,有三种类型,男男、女女和男女合体,他们都有四只手、四只脚、两套器官;但由于触怒了宙斯,它们被强行劈开,因此要在人世努力寻找残缺的另一半,于是就有了异性恋和同性恋。

巴迪欧:爱是事件,是一分为二。

另一个重要话题是爱和真理的纠缠关系

Chapter 7 奇遇

奇遇(adventure)是打破阻碍的冒险之遇。

两个经典的爱的奇遇故事:罗密欧与朱丽叶、梁山伯与祝英台

与奇遇对立的,是某种规范之爱。这里的规范可能是

这些规范,不仅是一般意义上婚姻自由、女性解放运动所必然解决的,有了自由恋爱,人们依然可能被有形和无形的规范束缚,自由成为市场化的算计。 而奇遇之爱,鼓励我们打破任何的规范,去做创造者,做颠覆者。

盖拉西姆·卢卡的诗集中文译名为我们做了概括,要做《爱情发明家》

参与这可爱的星云
同时进行的
分解
与结晶
冷却与燃烧
这就是我挚爱的恋人
永远在生成
一直被发明

发明恋人,意味着爱可以打破压抑和禁忌,创造自己的精彩。

书里举了诸多影视的例子:李安《色·戒》里对政敌之爱,贾樟柯《山河故人》里爱上与少年的母亲年龄相仿之人,爱上野兽,爱上猿猴,爱上机器人…

Originally published on by star-d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