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rk mode switch icon Light mode switch icon

万哲生的大理速写本

最近在云南旅行期间,翻读完了万哲生(Jason Pym)的《大理外传》。

本书的副标题叫“一个英国人的大理速写本”,英国人指出作者在大理定居十多年的异国身份,而什么叫速写本呢?是因为本书并不单以文字承载主要信息,而更像我小时候爱读的百科全书,文本和作者手绘的插图交相辉映;另一方面,虽然划分了古城、苍山、洱海、喜州、下关和大理历史六个章节,每个章节内部也只是松散联系:每一页或者几页的图文围绕一个相对聚焦的话题,而话题之间并不一定有明显的承续关系。

这样自由散漫的结构下,每页的内容和插画又轻松有趣,绝不泛泛而谈,而敏锐探寻和记录着每一个细节,让我足以被书背后的“英国人”的好奇心感染。随手可以举出作者在《苍山》一章的例子,一开头作者就画出了苍山的十九峰十八溪示意图,给每个地标都配了一个形象可爱的徽标(“Logo”),然后开始细细展开苍山上丰富的植物动物,讲起花,就写苍山杜鹃花的品种,写到雨季的菌子,就画出野生菌的图录。这里有着百科全书似的精细,线描的图鉴画面让不辨菽麦的我也能一下子知其精要;同时也不乏作者的俏皮和创造性的演绎,在小孢毛鬼伞(一种伞菌)的插图里就会画一只躲在伞盖下的小鬼。这样的例子在书中俯拾皆是,让小孩和大人读恐怕都会兴致盎然。

下面贴上书中第 62 页和 63 页,作为开胃菜

话说回来,自己翻开这本书时获得的享受,和自己去大理、喜欢大理的心情,肯定也交织在一起。即使不用作者在前言后记里面说什么,从笔下细致的观察,有创造力的绘图,都能清楚无误的感觉他对大理的温情与喜爱。大理的气候、物产和风光都太受大自然眷顾了,此处的文化又绝不是蛮荒之地(关于白族、回族、彝族的文化交融,当可另开一文),于是一代又一代的吸引着各样的人们在此驻足,人的交流碰撞又在此激发出新的魅力。这大概是大理吸引作者,也吸引我的缘由一二了。

那对一个没去过大理的人,这本书又如何呢?我觉得当一本有趣的自然、文化笔记,读来也很轻松畅快(总比引发无穷焦虑的小红书看起来开心)。
当然,我的建议么,有机会总还是该去大理看看的…

Originally published on by star-du